在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妊娠结果有显著影响。当我们进行胚胎培养时,一些患者常常会问,为什么初始的受精卵有10个,最后只有7个能够移植?这些其他的胚胎去哪里了?什么样的胚胎是适合移植的?选择胚胎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在试管婴儿的过程里,从取卵到成功受精形成受精卵,再到最终形成3日胚或5日胚,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损失。有些胚胎可能在中途停止生长,或者其生长速度和形态达不到标准,因此这些胚胎的质量无法满足移植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胚胎的发展速度。
正常情况下,胚胎在第二天发育到2-6个细胞,第三天达到7-8个细胞,第四天形成桑葚胚,而第五天应发展成囊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胚胎出现生长缓慢或过快的情况,这些胚胎通常不适合移植。囊胚期胚胎质量的主要评估标准包括囊胚腔的扩张程度、内细胞团及滋养层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国际医学界普遍认同,第5天形成的囊胚的发育潜力优于第6天形成的囊胚。对于进行新鲜周期胚泡培养后移植的不孕患者,建议优先选择在第5天完全扩张的胚泡。而在冷冻周期移植时,解冻时也应首先考虑第5天的囊胚,其次是第6天的囊胚。
第二,胚胎的形态。
胚胎形态包括各个细胞的大小是否均一、形态是否相似,以及是否对称。形态一致、对称的胚胎在移植后的成功率往往高于其他胚胎。评估卵裂期胚胎质量的关键指标包括卵裂球的数量、胚胎的碎片情况、卵裂球的均匀性及多核化等。卵裂球的数量是评价细胞质量的重要指标。胚胎的发育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对妊娠结果产生影响。
胚胎中碎片的形成也是细胞凋亡的信号。当胚胎因自身因素或外部环境压力而受到影响时,会启动DNA修复机制,排除对其有害的细胞成分,从而产生碎片。胚胎碎片越多,其生长潜力往往越差。实验室通常认为,碎片体积小于胚胎体积5%的胚胎属于优质胚胎,25%以下的被视为可用胚胎,而碎片体积超过50%的胚胎通常不适合移植。
以上主要是通过胚胎可视化的生长速度来判断其质量,但胚胎质量与最终胎儿的质量并不完全相同。尽管形态较好的、发育良好的胚胎在移植成功率上通常较高,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仍无法对此做出绝对的判断,且有些质量较差的胚胎也可能最终成功着床。建议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本文由圆梦国际整理发布,禁止抄袭、复制、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