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超重及肥胖现象日益普遍。近期,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中国成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5.0%和14.6%,使我国成为“超重”大国。在手机或电脑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肥胖的各种流行语,比如“撞衫不可怕,谁胖谁尴尬”、“你拥有的太少是因为你吃的太多”、“汗水就是脂肪的泪水”、“逆水行舟,不瘦则胖”、“生命不息,减肥不止”等等。
这些流行语的出现,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超重和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超重或肥胖不仅影响生活的便利性,更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例如增加心脏和关节的负担,提高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增加各种癌症患病的几率,甚至对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那么,对于准备进行试管助孕的女性患者,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 超重、肥胖的评判标准
目前普遍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判断胖瘦的主要标准,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整体超重和肥胖状况,相比于单纯以体重来判断,更具参考价值。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公式为:体质量(kg)/ 身高平方(m²)。
例如:某小姐姐身高1.65米,体重70公斤,她的BMI=70 ÷ (1.65 × 1.65) = 25.71 kg/m²。
根据《中国超重/肥胖不孕不育患者体质量管理路径与流程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肥胖的BMI为≥28 kg/m²,超重为24 kg/m² ≤ BMI < 28 kg/m²,正常体重则是18 kg/m² ≤ BMI < 24 kg/m²。
根据这一标准,这位小姐姐的BMI为25.71 kg/m²,显示她属于超重范畴!
二. 超重、肥胖对试管婴儿助孕治疗的影响
在影响试管婴儿助孕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其中超重和肥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01增加促排卵治疗费用
换句话说,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进行促排卵治疗时,若想获得与正常BMI患者相似的效果,就需延长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时间并增加剂量,这也会相应地提高治疗费用。这是因为BMI过高会导致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下降,从而使卵巢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为了实现理想的促排卵效果,医生通常会适度增加药物的剂量,并延长治疗时间,随之而来的经济负担也会加重。
02影响子宫内膜的接受能力
BMI超标的女性往往伴随内分泌失调和月经不规律,这样会增加子宫内膜出现病变的风险。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会降低胚胎着床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即使肥胖患者接受了健康的辅助生殖手段,妊娠率仍然会下降,流产率却可能上升。肥胖引起的内分泌失调也会削弱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
03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在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肥胖可能增加早产、巨大儿及围产期死亡的风险。2019年,Sermondade等国外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指出,女性肥胖与试管婴儿的活产率呈现负相关关系。该研究纳入了此前已发表的21项相关研究,最终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女性(BMI≥30 kg/m2)在经过试管婴儿治疗后,其活产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女性(BMI 18.5–24.9 kg/m2)。
三. 超重、肥胖后该如何应对?
根据《中国超重/肥胖不孕不育患者体质量管理路径与流程专家共识》的建议,为了降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妊娠风险,并提高孕期母婴的安全性,建议在助孕前主动减重,目标应在6个月内减轻5%-10%的体重。对于BMI≥35 kg/m2的人群,需减重≥20%,并在助孕前控制BMI在<30 kg/m2。伴随基础慢性疾病的肥胖不孕患者(如血脂、血糖、血压异常),应在恢复正常的代谢指标后再进行助孕治疗。
目前针对肥胖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
1.饮食调整:所谓的“管住嘴”,其核心在于减少能量摄入。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可以采用低能量均衡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低升糖指数饮食、低脂肪饮食、地中海饮食等,或在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2.运动锻炼:即所谓的“迈开腿”。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有氧运动和抗阻力量训练等不同的锻炼方式。若选择有氧运动,建议肥胖患者每天累计进行60-9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抗阻训练可以选择哑铃、俯卧撑等,每次进行10-20分钟。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效果更佳,同时应减少静坐时间。
3. 认知行为干预:也称为“知行合一”。其核心在于通过认知教育、咨询、访谈、社会支持及心理评估等多种方式,提升肥胖患者的认知能力、自我目标的设定与管理,最终增强饮食与运动干预的成效。
本文由圆梦国际整理发布,禁止抄袭、复制、转载或引用